好父母改变孩子一生的60种激励法张振鹏全文,好父母改变孩子一生的60种激励法大结局 - 星优客阅读

好父母改变孩子一生的60种激励法

好父母改变孩子一生的60种激励法

时间:2023-01-23 08:05:57 分类:青春校园 来源:追书云 作者:张振鹏

《好父母改变孩子一生的60种激励法》是作者张振鹏倾心创作的一本青春校园类型的小说,书中主要讲述了:在学习上有所进步。”女儿想想说:“妈妈,我们老师说过,请家教也有弊病。有的同学原本上课注意力比较集中,但是,因为请了家教就觉得‘反正有家教帮我补课’,于是就不专心听讲了,所以,还是别请了。”“嗯,对,有这个因素,而且你也有可能受到这个因素的干扰,对不对?”母亲回应道。“是啊,我有时候没听懂的,下课赶快问同学,这要是请了家教,我就不问同学

好父母改变孩子一生的60种激励法:激励的前提是信任与尊重

  尊重与信任是人与人友好相处的基础,父母和孩子的相处也不例外。父母如果懂得尊重孩子,孩子就会在被尊重中学会自我激励;如果父母常常信任孩子,孩子会在父母提供的自由空间里发挥最大的潜能。父母应该知道,每一个孩子都有无限的潜能等待展现,但他的潜能需要父母的激励,所以,请父母用一份尊重和信任激励孩子把它展现出来吧!

    第1节 相信孩子就是激励孩子

  

  信赖是人与人互助合作的基础,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信任意味着对孩子的尊重、理解和支持。孩子一旦感受到这股强大的力量,就会以饱满的热情去面对自己的人生。所以,父母激励孩子的基础就是对孩子的信任。

【经典事例】

  曾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幼年时是一个顽皮的孩子。丘吉尔上学期间,没有耐心学习拉丁语和自然科学的公式和定理,所以成绩是出乎意料的差。但他却对本民族语言、历史和哲学都表现出了特殊的兴趣。

  后来,他以勉强及格的成绩进入了一所专门培养英国贵族子弟的学校,但他的学习成绩依然很差,差到引起学校老师的多次警告。不过,丘吉尔的父母始终认为丘吉尔的智力是优良的,而且英语写作和演讲能力也非同一般。他们相信丘吉尔只要找到一个与他特长相符的专业,一定会有所成就。

  丘吉尔军校毕业后,被派往印度服役。在这期间,母亲把丘吉尔感兴趣的一部英国年鉴寄给了他,年鉴中收录了有关英国政治及世界情况的丰富材料。母亲还在信中鼓励他说:“希望这部年鉴可以帮助你,妈妈始终相信,我的儿子会是一个有所作为的人!”

  得到母亲的鼓励,丘吉尔每天都津津有味地研读年鉴,并认真记笔记,从中掌握了大量有用的知识。对那些重要的议会辩论文章,他不但反复揣测琢磨,还把自己对有关问题的分析与讲演人的观点对比,有意锻炼自己的雄辩能力。

  当丘吉尔退役回国后,就开始投身于他向往已久的政治生活。经过几年的努力,加上他出众的演讲才华以及家人的支持,他终于在33岁那年登上了内阁大臣的宝座,并开始了他长达半世纪的政治生涯。

【教育启示】

  丘吉尔的父母相信儿子一定会在自己适合的行业有所建树,这种信任是激励丘吉尔前进的动力,这也是丘吉尔没有在自己成绩差的时候自暴自弃的重要原因。父母对孩子的信任本身就是在肯定孩子的价值,尽管这个价值可能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体现不出来,但是,父母的信任是孩子人生旅程永久的加油站。

  家庭教育主体就是父母和子女双方,当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信任时,往往会把父母看成是生活上的领路人、德行上的好榜样、学习上的导师和情感上的挚友。能得到父母信任的孩子一般都比较自信、阳光、充满活力,即使遇到了困难,也容易主动向父母请求帮助,得到帮助的孩子更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

  反之,父母总是不相信孩子的能力和行为,孩子的自信心不但不容易建立,而且,孩子很有可能向着父母怀疑的方向发展。父母和孩子双方没有了信任的基础,就谈不上良好的互动,因为怀疑会使交流变得障碍重重。那么,在怀疑气氛的笼罩下,父母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都无法起到激励作用。

  所以,父母首先应该用“信任”建立起和孩子良好互动的桥梁,这是家庭教育的基础。那么,在生活中,父母应该怎样做才算是相信孩子呢?

【教育建议】

建议一、不要无端猜疑孩子

  无端猜疑孩子的父母只能说明不了解自己的孩子。父母和孩子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但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有限,就不容易了解孩子的性格和能力。父母缺乏对孩子的了解,就有可能会猜疑孩子,而无端地猜疑只会给孩子带来伤害,而非激励。

一位父亲经常忙于自己的工作而疏忽了和孩子的交流,加上耐心不足,和孩子之间很少有互动。在孩子上六年级时的一次家长会上,老师特别提醒家长最近班里有丢东西的现象,一时还没有查出原因,请家长注意孩子的常用物品,让每一个孩子远离随便使用他人物品的坏习惯。

家长会开完,父亲回家就对孩子说:“我有时会看到你拿一些新奇的玩意玩来玩去,是你的吗?是不是同学的?你可不能随便拿人家东西啊!有没有经过同学同意?”听到父亲的话,孩子把所有自己的玩具拿到父亲面前说:“爸爸,您知道哪个是我的?哪个不是我的吗?”问得父亲哑口无言。

这位父亲无端猜疑孩子,就是因为不了解孩子。如果忽然有人告诉这位父亲说:“您的儿子因为偷东西被警察抓走了!”父亲心中的答案是:“不可能!”还是“这个小子,什么时候学会偷东西了!”……父母心中的答案完全可以看出父母对孩子的了解。

所以,父母首先用时间和精力来换取对孩子的了解,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不要无端猜疑孩子,只有父母对孩子的信任,才会让孩子感到自己存在的重要。

建议二、给孩子展现能力的机会

如果说父母对孩子信任的前提,是孩子要做出让父母放心的事情,那么,父母就首先要给孩子做事的机会。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居多,父母对其宠爱有加,很少让孩子独立完成事情。而孩子没有在形成习惯的过程中提升能力,等到父母认为孩子应该有能力的时候,孩子的表现通常会让父母失去信心。追究源头,还是父母的教育方法出现了问题。

  10岁的昕昕被母亲视为掌上明珠,母亲从来不肯让她自己一个人出门,母亲想法较多:孩子过马路会碰着、遇到突发事件怎么办……昕昕有几次想独立地办自己的事,都被母亲阻止了。

  有一次,昕昕想自己去书店看书,母亲没有答应,她非常正式地跟母亲说:“妈妈给我一次机会,信任我吧,我肯定没有问题。”面对孩子近似祈求的语气,母亲决定给她以信任。两个小时后,昕昕高高兴兴地从书店出来了,一种自豪的表情挂在脸上。

  从这以后,母亲开始放手让昕昕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有时,还把一些重要的事交给昕昕,她完成得都还不错。昕昕感觉到了母亲对她的信任后,变得越来越懂事,也越来越有能力了。

  父母对孩子的不放心其实就是对孩子的不信任,而这种不信任往往是没有依据的,是凭自己的想法而判断的,但事实是怎样,一定要通过孩子的尝试才知道。只要父母充分相信孩子,孩子的表现通常会让父母意外,因为每一个人都渴望被肯定和赏识,而信任本身就是孩子完成任务的最好动力。

建议三、对失败的孩子充满信心

  孩子成长的过程不可能不犯错,父母不能因为孩子犯错就否定孩子,也不能因此就表示出对孩子没有信心。这种心态的传递不但不利于孩子能力的培养,也会让孩子和父母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最终导致父母对孩子的教导没有激励可言。

所以,当父母放心地把某件事情交给孩子去做的时候,要清楚地知道,放手让孩子做事的初衷是通过事情了解和锻炼孩子,而不是评价孩子。当孩子没有圆满完成,父母首先要告诉孩子:“没关系!”并理智地给孩子分析问题出在哪,以后要怎样做,并且帮助孩子总结经验和收获。

如果父母能这样对待孩子的失利,相信孩子一定会以惊人的速度成长,因为父母的教导其实就是告诉孩子:虽然你没做好,但是我相信你下次能做好!在这样的鼓励下,孩子会表现出最棒的自己。

建议四、不养成否定孩子的习惯

当孩子渐渐长大,由于时代和自身性格的因素影响,往往会和父母的处事观点有所不同。此时,父母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不要认为孩子一旦没有按照父母的意愿去做就是做得不对。

比如,母让孩子去买东西,发现买回来的东西明显偏贵。父母不要说:“你真是傻啊!你要讨价还价的啊!你又被人宰了!”孩子真的被人宰了不要紧,要紧的是父母的否定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很失败,如果父母因此就不相信孩子买东西的能力,孩子的积极性就彻底被打击了。

然而,比起保护孩子自信心来,父母损失一点钱真的不重要。所以,父母在平常与孩子互动的过程中,少说否定、打击、不满的语言,而多说表示理解、原谅和信任的语言。父母信任的态度,会激励孩子大胆地去尝试、去成长。

建议五、信任爱说谎的孩子

当孩子满嘴谎话的时候,是不是就不值得父母信任了呢?当然不是,而且父母要反省,孩子为什么爱说谎。孩子说谎一般是父母“逼”出来的,当父母经常过激地批评犯错的孩子,孩子为了躲避暴风骤雨的袭击,就会用谎言来掩饰错误,又会用下一个谎言去遮盖前一个谎言。当谎言躲过了父母的责骂时,孩子就学会了用说谎解决问题。

有时,孩子说谎也是父母“教”出来的。当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和成年人打马虎眼或有意无意说谎时,孩子就会知道“说谎”是一种交往手段,那么,孩子很有可能把这种手段用在父母这里。所以,在父母唉声叹气孩子说谎的毛病无药可救时,先看看自己是不是孩子说谎的“帮凶”。

此时,父母如果能体会到孩子每次说谎时的心惊胆战和忐忑不安,就应该给予孩子最大的理解和体谅,用屡次的信任去洗刷孩子受伤的心灵,只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孩子最终不会让父母失望。

所以,孩子越爱说谎,父母越是要用信任去帮助孩子。只有父母的信任才会激励孩子不断地改过,展现出诚实的本性。

【教育箴言】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这种信任会让孩子感到安全和踏实。同时,信任的力量是异常强大的,孩子体会到来自父母的信任时,会有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而这种内心的感受会激励孩子做得更好。

    2.支持孩子的选择和决定

  

  对于孩子而言,父母是最亲近和最值得信赖的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理想的人生道路,而父母的支持就是在帮助孩子完成梦想。当然,梦想实现的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酸甜苦辣,但家庭强大的后盾会让孩子勇敢前进。

【经典事例】

  安徒生出生于丹麦的一个小镇上,当地住着不少贵族地主,而他的父亲只是个穷鞋匠,母亲是个洗衣妇。他的童年不仅经常和饥饿打交道,还处处遭到人们的鄙视。但是,父亲为了不让安徒生感到孤独,就经常陪他玩耍。而且,父亲把家中仅有的一间小房子布置得像一个小博物馆:墙上挂了许多图画和瓷器,橱窗柜上有玩具,书架上也放满了书籍和歌谱,一幅漂亮的风景画贴在门玻璃上……这多彩的小屋丰富了小安徒生的童年生活。

  渐渐地,少年时代的安徒生对舞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艺术家。于是,14岁的安徒生对母亲说:“妈妈,我想到哥本哈根去学本事!”

  “去吧,孩子,出去兴许能有好运气!”母亲完全支持他的决定。到了哥本哈根,安徒生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打拼,但是,他的“艺术家”之梦与他出身很不相称,因此常常遭到别人的讥讽和嘲笑。但是,当他在信中向母亲诉苦时,母亲都会说:“孩子,无论你做什么选择,妈妈都支持你!”

  在母亲的鼓励下,他一边工作谋生,一边学习,克服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后来,他学着写作,通过长年的努力,终于成为世界上有影响的童话大师。

【教育启示】

  安徒生的家境贫寒,父母并没有在他实现理想的道路中给予经济上的支持,直到安徒生成名之前,他的生活常常饥寒交迫。但是,母亲对他的认同就是他克服困难的最大动力。

  美国前总统里根曾说:“缺乏父母支持的孩子往往自我价值感较低,父母的不支持妨碍了他们建立良好的品行和达到较高的成就,这不但影响孩子个人和家庭,而且对国家也不利。”可见,父母一定要尽可能地支持孩子。

  父母可以仔细观察,当孩子提出一项建议的时候,如果父母表现出支持的态度,孩子的眼睛都会一亮,接下去的实施更是劲头十足。孩子常常得到父母的支持,就总是会以饱满的热情去投入待处理的事情。这说明,父母的支持可以激发了孩子的积极性。

  然而,当孩子的决定得不到父母的认同时,孩子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晒蔫的黄瓜一样没有斗志。孩子的激情有可能就在父母的一次次不支持中磨灭了,最后孩子展现出的就是无所事事、对一切都毫无兴趣。孩子没有了争取的信念,又怎么会获得幸福的生活?

  所以,当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做出了合理的决定时,请父母一定要大力支持。那么,父母要在平日里如何支持孩子呢?

【教育建议】

建议一、重视孩子的小决定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是只在求学、找工作、结婚等重大事项上需要做出决定和选择,而孩子平时穿什么样的衣服,周末要怎么样安排,晚饭吃什么都是一种选择。孩子在这些小事上的选择积累起来,就会影响他对待大事件的决定。一个人对待大事件是否有准确的判断力和预见性,就看他平时在点滴的决定中如何做出反应。

  而每一个孩子最初的反应都是听父母的意见,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支持就等于给孩子架设了一个锻炼的平台。而面对孩子每一次小小的提议和请求时,请父母不要以一句简单的“不行”来阻断了孩子成长的空间。

  比如:当孩子说:“妈妈,我能不能去楼下玩一会儿!”如果母亲说“不可以”,孩子就会悻悻地呆在家里,做不想做的事;如果母亲说:“好啊,但是要注意安全,一个小时之后就要回来!”孩子雀跃地下楼,他可能会去约小伙伴,然后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学着与人交往,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渐渐地了解自己、发现自己……

  父母不要把孩子的小决定不当回事,更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和情绪来简单地回复孩子。只要孩子自己的选择没有妨碍到他人的生活,父母完全可以大力支持和赞同,孩子会在每一次点滴的选择中变得独立、自强、勇敢、积极。

建议二、提出自己诚恳的意见

  孩子在选择和做决定的时候,很有可能会高估自己的能力或对将要面临的问题无法做出全面的分析和正确的判断。此时,父母给孩子的意见,无论本质上是反对还是赞成都是一种支持。

  李佳在18岁生日那天对父亲说:“爸爸,我今天18岁了,我想去献血以示纪念。”

  “嗯,献血是件好事!为什么一定以献血以示纪念呢?”父亲问道。

  “因为,我同学都在18岁时以献血的方式表示纪念。”李佳回答。

  父亲并没有很快批评李佳的盲从,只是提供给他一个献血的官方网站,让他了解一下相关的信息和常识。

  第二天,李佳依然兴奋地对父亲说:“爸爸,原来这么多人,特别是病人,都很需要健康的血液,那我更应该献出一点爱心啊!”

  “嗯,你比昨天知道你献血的理由了,有进步!”父亲继续说,“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你现在的身体状况和你所面临的学习压力?你的身体尽管看起来很不错,但是,你现在高三了,还有半年紧张的学习任务要靠你健康的身体去支撑,你觉得这时候献血合适吗?”

  “这个……,”李佳犹豫了一下说,“可是宣传资料上说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休息。”

  “我的建议是,高考之后,用大学一年的时间恢复一下自己的体育锻炼,然后把你最健康的血液献给需要的人!你说呢?”

  李佳听了父亲的话,说道:“好的,爸爸,我现在每天都很晚睡觉,想必我的血细胞也是缺乏睡眠的,等高考完,让他们睡好了再捐,呵呵!”

  表面上看去,父亲并不支持李佳献血,但实际上,父亲是在引导李佳,做任何决定之前要有一个全面而冷静的思考,而不是盲从。尽管父亲也知道献血不会对李佳的身体太有影响,但是父亲感受到他决定得太冲动,于是,以更理智的方式引导了他。

  所以,当父母面对孩子的决定时,给孩子真诚的建议,帮助孩子明确前进的方向就是最好的支持。因此,支持的方式有很多种,请父母多些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多给点建议让孩子感到自己的重要。

建议三、尊重孩子的选择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有自己想要走的人生道路。而父母在适当地给予建议之后,就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自己选择的路会走得无怨无悔,即使碰壁了,孩子也会收获到属于自己的财富。

苗苗面临高二文理分科,就分科而言全家已经开了好几次会议。父母从苗苗个人的优劣势以及大环境的优劣势都做了一番详细的分析。父亲倾向于理科,因为孩子对生物学有很大兴趣;而母亲倾向于文科,因为苗苗从小喜欢阅读、文笔好、也喜欢历史;而老师建议让她学文科,她自己也犹豫不决。

在最后的期限来临之前,苗苗郑重地告诉父母自己打算选择理科。原因是自己很喜欢生物,将来也打算向生物方向发展,而且对生物学习很有信心。所以,为了自己在生物方面的爱好,必须选择读理科。同时,苗苗表示,喜欢历史可以继续看历史方面书籍,把生物作为将来的专业,把历史作为爱好。

听了孩子的决定,父亲说:“好的,好好学吧,不要有那么多顾虑!”母亲也给了孩子一个热烈地拥抱,并说:“妈妈对你有信心,完全支持你的选择!”

当孩子很认真地做出决定之后,父母就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了。孩子虽然需要父母的建议,但孩子始终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想法和主意,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就是很好的支持。

建议四、不要对孩子说后悔话

孩子在为自己的选择付出努力的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困难、阻碍和失败等境遇,此时,父母不要对孩子说后悔的话。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支持是表现在提供帮助,而不是雪上加霜。当父母说出诸如“我当初就不想让你这样做,你不听我的,唉!”试问父母,即使孩子听从了父母的意见而选择了另一条道路时,在实施的过程中就不会遇到阻碍吗?

所以,父母的眼光请往前看,说后悔话对孩子不会起到积极作用,只会让孩子更加迷茫和无助。其实,无论孩子选择哪一条道路,只要持之以恒就会成功。然而,父母的语言和态度是否能够成为孩子为之坚持的动力?

当孩子面临困境,请父母给予最及时的鼓励,可以说:“不要担心,困难总会克服的,我们想想看,如何做才能攻破难关!”甚至当孩子没有决心走下去时,父母要提醒孩子不要忘记自己的终极目标,告诉孩子:只要坚持就会胜利。

建议五、给孩子提供真实的帮助

父母对孩子的支持有时不仅仅是一句鼓励的话和肯定的语言,而是提供孩子需要的帮助。因为任何一个事情的完成都离不开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支持。比如,父母虽然在态度上支持孩子考大学,却每天约朋友来家里打麻将;父母支持孩子画画,却吝啬地不肯给孩子买一块画板;父母支持孩子自己洗衣服,但却没有耐心告诉孩子洗衣服的方法……这样,孩子又如何能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支持?

对孩子的支持,父母可能要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和金钱。但是,只要父母愿意给孩子提供实际的帮助,孩子的理想之路就会走得容易些,孩子取得成功的可能就会大一些,获得幸福生活的指数就会高一些。

【教育箴言】

  当孩子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时,请父母不要着急表示“支持”或“反对”,而是对孩子的决定进行理智的分析。只要这个决定是孩子发自内心的理想目标,并符合孩子自身发展的特点,父母完全可以投赞成票。即使父母认为孩子的决定不合理,也不要急于否定,而是帮助孩子将想法合理化,父母的这种态度就是对孩子永久的支持。

  

    3.给孩子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

  

  任何一个孩子都向往心灵的自由,希望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遨游。父母给孩子的空间越大,孩子接触事物的机会就会越多,心胸就会越开阔。孩子心灵的舒畅会激发他对周围事物的兴趣。孩子只要有能够发挥自己能力的空间,就会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经典事例】

  小锋上初中二年级,他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尽管如此,父母对他还是不够满意,希望他能够更上一层楼。父母在假期里让他报名参加数学、语文和英语的辅导班学习,这使他精神几乎崩溃,在日记里抱怨道:“这个假期可真累呀,我每天都在为父母学习,他们逼我学这学那,这种日子何时才有尽头?我想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我喜欢做什么就可以做些什么,我想在周末去游泳,我想和同学去郊游,可是,我依然要为了那个第一名而浴血奋战,生活为何这么累?还不如一走了之,脱离这个痛苦的世界。”

  一个傍晚,小锋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刚吃完饭,父母就催着让他去复习当天的课业。小锋不但没有回房复习,反倒打开电视看起了动画片,对于小锋的异常举动父母非常意外。父母一声呵斥后,小锋也一股脑地把自己一直以来的不满表达了出来,最后一句话是:“我恨你们,你们还给我自由!”

  此后,父母经过一番反思,感受到孩子生活的空间真的太过于狭窄,除了学习就是学习,这对于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不利的。于是,父母下决心做了一番改变,不再压着孩子报补习班,还常常利用周末和孩子一起出游。不仅如此,父母对小锋的兴趣爱好大力支持,孩子喜欢做点什么,父母都不会再向以前一样,怕耽误学习时间而大加干涉。同时,小锋的成绩不但没有下降,反而有所上升,而且性格也随和很多,和父母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

【教育启示】

  看看当今社会,有很多孩子不是为了自己而活,而是生活在父母的期待和要求中。对孩子的日常行为,父母常常会说“你不能这样”“你一定要那样”,对于孩子的学业更是无止尽地要求,第二名不行,一定要第一名;全班第一不行,一定要全年级第一……

  父母总是以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来要求孩子,常常把自己没有实现的理想强加给他们,却没有想过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孩子怎样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在父母的束缚当中生长的孩子,失去了属于自己的选择权,更谈不上生活在自己想要的空间。而这种孩子看似听话,其实内心叛逆,长大之后会显得缺乏自信,没有创新精神,难以做出一番大的事业。

  而父母如果能给孩子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孩子就等于有了自我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平台,他会在这个空间里了解自己、壮大自己。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通常有魄力、有能力、有自信、有勇气。父母给孩子空间就是在激励孩子自由发展,得到自由的孩子会在属于他的天空展翅翱翔。

【教育建议】

建议一、给孩子一个单独的房间

  父母给孩子属于自己的成长空间,一是从物质生活环境来讲,另一个是从精神世界来说。如果有条件的家庭,最好给孩子一个独立的房间,不要小看这简单的独立,这是孩子感受自由的开始。不是说远离父母的监管,孩子就方便做父母不知道的事情。而是,孩子在这个空间里有自己的安排、选择和布置,这个相对不受干涉的地盘可以让孩子的身心有一个归属。

  而且,孩子要对自己的房间和物品进行清洁和管理,这无形中就培养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和独立自主的性格。同时,孩子可以带着小朋友在自己的房间玩耍,这个空间不仅是孩子的生活区、学习区、还是他的会客室。一个小小的房屋会激发孩子很多兴趣和想法,孩子会很有心情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孩子的自由天性在这个空间中能得到充分地发挥。

建议二、尊重孩子的隐私

父母在给孩子属于自己的成长空间之前,首先要知道孩子是独立的、需要被尊重的个体。无论孩子的年龄大小,他都希望自己的世界是不受干扰的,是自己可以独立支配的。所以,作为父母不要随便翻看孩子的物品,特别是日记。

孩子有自己小小的秘密,也许日记中的内容对成年人来讲是微不足道的事情,但孩子会在自己的秘密中体会曾经的幼稚和而今的成熟。父母虽然是孩子的监护人,有权利了解孩子的成长历程,但不能以看孩子日记的方式来取得对孩子的了解。如果这样,即使父母给孩子的房间再大,孩子也不会感受到自由,因为他的心灵领地常常被人侵犯。父母对孩子的不尊重,换回的也会是孩子对父母的不信任。

所以,当父母要进入孩子的房间时,请敲门;不要随便检查孩子的书包和抽屉;更不要趁孩子不在时,去偷看孩子的日记……父母想要了解的一切,请通过和孩子直接交流的方式取得,父母的落落大方就是在鼓励孩子自由成长。

建议三、不破坏孩子喜欢的世界

孩子在成长的时候,都会阶段性地对某一个方面产生兴趣。比如,当孩子爱上橡皮泥,可能会把橡皮泥捏成的娃娃摆得到处都是;孩子在一段时间内迷上叠纸鹤,可能会把一串一串的纸鹤挂满家里的窗户和门面……孩子会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世界里,作为父母,不管这是不是孩子长久的兴趣爱好,都不要去破坏它,因为孩子正在其中寻找自己。

一位母亲这样描述孩子的芭比世界:

女儿给芭比娃娃按了家,那个家,让我见了都有点嫉妒和羡慕。她先用带木纹的纸板铺好地面,给人一种木地板的感觉。纸盒做的床,并铺上“床单”。上面有女儿自己缝的“小棉被”。小棉被可是用名副其实的绸子和棉花做成的,看上去软软地。这个“家”里,还有餐桌,并铺上桌布。四五个芭比坐在桌旁“聚餐”。有时,女儿还真会把蔬菜剁碎,拌上水,放在指甲大的小碗里……

女儿的这些杰作,在家里可是举不胜举。虽然这给我打扫卫生带来了不便,但是,我不会去破坏女儿的这片天空。看到孩子在制作时,身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一副痴迷的样子,我由衷地感到高兴。我要小心呵护孩子的童心,给她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让她的想象力自由驰骋。

孩子的思维往往比大人想象得要开阔,他们对事物表现出的理解力和洞察力往往是惊人的。作为父母,不要因为孩子的小爱好给家庭的打扫带来麻烦就加以制止,这无疑会打击孩子创作的积极性。当孩子沉浸于自己的世界精心地进行制作时,父母要做的,就是悄悄地走开,默默地注视,给孩子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让他们自己去收获快乐,去体验成功。

建议四、让孩子感受心灵的自由

  任何一个孩子都不喜欢身边时时刻刻有一个“警察式”的人物对自己进行监管,那会引起他内心的压抑与不安。父母如果总是盯着孩子做得不好的地方给予纠正,孩子就会不舒服、不自在,会感到做什么都不能让父母满意。久而久之,孩子的自控能力下降,显得笨拙而苦闷。所以,父母不要把孩子变成一只没有能力飞翔的“囚鸟”。

妍妍的父母对她要求很严格,从不允许她在家乱写乱画。她做错一点小事就会遭到父母严厉地批评。父母也总是以自己的判断来衡量她的能力,一旦判定她没有能力做的事就立刻制止,而且外出时,总是不让她碰外面的东西……接近军事化的管理使妍妍的性格趋向于胆小怯懦,没有自信。

后来,经过老师的提醒,父母开始反思,自己确实对孩子要求和命令过多,特别是经常性的不高兴使孩子做什么事都放不开,孩子的心灵被束缚,走到哪里都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反思后的父母做了适当调整,不再把眼光盯在孩子不好的地方,而是看到她的优点,并适当地放手。

于是,妍妍开始与泥巴、蜗牛、花朵为伴,开始自己动手倒牛奶,尽管有时会倒在桌子上,但她开始感受自己的成长。以前的妍妍见人就躲,从来不主动和小伙伴玩耍,稍微受点委屈就难受好几天。但如今,因为她接触的天地开阔了,心灵也开阔了,变得积极主动、有礼貌、有自信,承受能力也增强了。

  所以,作为父母不要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物,更不要像警察一样时时盯着孩子的错误不放。父母对孩子的监管过严过细的话,孩子生活得很累,父母也不轻松。教育的真谛在于互动,而不是单方面的得到。父母在教育中的感受,也恰恰是孩子在受教育时的感受。如果父母对孩子的“侦查”变成“鼓励”,孩子就能感受心灵的自由。此时,孩子不但可以轻松、健康、茁壮地成长,父母也会感到教育并没有那么难。

【教育箴言】

  当父母给孩子一片自由成长的空间时,就是在激励孩子朝自己喜欢的方向发展。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性和个性,而且每个孩子的心灵世界都是无比广大的,父母只要不束缚孩子的天性,孩子一定会在自己的世界里得到最大的收获。

  

    4.征求并尊重孩子的意见

  

  每一个孩子都是有思想、有见解的独立个体,同时,也是家庭的重要成员之一。对于孩子自己的事情,父母要尊重孩子的意见,对于孩子需要了解的家庭问题,父母也应该征求孩子的意见。当父母懂得尊重孩子,孩子也会尊重父母,并尊重他人。

【经典事例】

  上小学4年级的小悦和大部分同学一样,报名参加了英语课外班。学习一个学期后,课外班组织学生参加全市的评估测试,而且在假期安排了专门的复习班。当然,这个复习测试是自愿报名,而且不影响下一学期的学习。班里的大部分同学都报了复习班,但迟迟不见小悦报名。

  一天,老师见到小悦的母亲后,说道:“参加这个复习班对孩子英语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不知小悦为什么一直没有报名?”

  小悦的母亲说:“孩子才4年级,平时功课就多,我想让她利用假期好好放松一下,何况,我并没有想让小悦多么出人头地,不想给她那么大压力。”

  “那小悦对这件事情是怎么想的?”老师问道。

  “我征求过小悦的意见,她也对复习测试没有太大的热情,只是希望下一学期能够再跟着您学习。”小悦的母亲说。

  正在交谈中,小悦跑到母亲身边,见到老师有点不好意思,好像没有报名就对不起老师的感觉。老师看出了小悦的顾虑说:“小悦,希望你在假期好好放松,下一学期,老师期待你的到来!”

  听到老师的邀请,小悦高兴地说:“谢谢老师!”

【教育启示】

  这位母亲和老师的做法很值得借鉴。对于小悦自己学习的事情,母亲能够征求并尊重她的意见,而老师也没有因她的选择有不满情绪,反而是发出真诚的邀请,使小悦轻松地面对这一切。由此可以看出,父母如果能够征求和尊重孩子的意见,孩子身心都会较为愉悦地健康发展。

  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之间一样需要尊重和礼貌。孩子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有对自己的事情决定和支配的权利,而且,往往是自己决定的事情,做起来比较有劲头。虽然孩子的经济尚且不独立、年龄还小、思想还不够成熟,但是他一样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一样希望父母能够耐心聆听他的意见。因为当父母征求他的意见时,他会感到自己的想法是有价值的,是有可能被采纳的。在这中气氛中长大的孩子会比较有思想、有主见、有自信。

  反之,如果父母又从来不征求孩子的意见,常常替孩子安排和做主的话,孩子做事的积极性会越来越低,生存的方式也会越来越被动。孩子从小就失去了争取的信念,又何尝会获得成功与幸福?

  那么,父母在生活中如何做才是尊重孩子的意见呢?

【教育建议】

建议一:主动询问孩子的想法或看法

父母在和孩子的互动中是否常常问孩子:“你觉得这个怎么样?”父母这一声询问,就充分地表达了对孩子的信任与尊重。平日里,父母和孩子一起去买东西,哪怕是一件小小的饰物或者一个小文具,父母是不是都问孩子一声:“你觉得哪个好?”当孩子感受到父母愿意接纳他的想法时,就会很积极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当然,父母要用认真的态度询问孩子,而不是随口一说。父母认真地问,孩子才会认真地答,这种认真就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因此,父母要把孩子当成朋友,经常亲切而真诚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会因为父母的信任而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建议二、耐心聆听孩子的意见

当父母征求孩子的意见时,一定要用平等尊重的态度和孩子交流。有的父母习惯在别人说话时插嘴,就会动不动打断孩子的语言;有的父母因为性子急,根本没有耐心听孩子把话讲完;有的父母即使在听孩子的表述,但是却因为孩子和自己的观点不一致而大发雷霆……父母这样的态度,都不能让交流顺利进行,表面上看父母在征求孩子的意见,但实际上父母并没有学会尊重孩子。

一位父亲平时说话声音大、语速快,而且喜欢自己做主。儿子做的事情如果不符合他的意愿,就免不了遭到埋怨和责备。儿子初中即将毕业,对于报考高中的事情,父子俩展开了一番商议。

儿子对父亲说:“离考试还有一个月,我想努努力,到时只要好好发挥很有可能考取重点高中,我想报考重点高中,想突破一下自己。”父亲一听,说道:“还有一个月了,你有把握吗?”儿子正准备说自己已经对下个月的复习时间做好了安排,还没张口,父亲就一连串地说道:“还有一个月啊, 你不要干没有把握的事情,万一考不上呢?考不上,怎么办?花钱?找人?我觉得没必要嘛!”儿子说:“爸爸,我想……”后面的话还没说出来,父亲又说:“你想什么啊?中考这么大的事情,不要冒险,你上了普通高中好好学习,你努力3年,考上好大学是很有可能的!”

   儿子不甘心,说道:“爸爸,可是……”“好了,不要可是了,不要搞到最后普通高中没报考,重点高中考不上。你说,有必要吗?”儿子欲言又止,悻悻地说了一句:“好吧!”走开了。

看似父子俩要为中考的事情一起商讨,其实,父亲根本没有给孩子发言的机会,而是一股脑地强调自己的理由。父亲应该耐心听听孩子对自己学习计划的安排,感受一下孩子昂扬的斗志。父亲如果能听完孩子理智的分析,就不会认为孩子的意见是鲁莽的、冒险的。

因此,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没有能力,而是父母不让孩子展现能力。孩子能够把自己的意见清楚地表述出来也是一种能力,父母是否给孩子提供了这个机会?父母尊重和征求孩子意见的前提,首先是要通过耐心聆听,明确孩子发表意见的目的以及意见本身的中心意思。如果父母没有听懂孩子讲什么就发表反面意见的话,孩子以后不但没有和父母交流的意愿,而且久而久之,在父母的感染下,孩子也会以同样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这会给孩子以后的工作学习带来很大的障碍。

那么,就请父母先学会认真聆听孩子的意见,再考虑是否要采纳孩子的意见吧!

建议三、不要不把孩子当回事

孩子虽然年龄小,对家庭和父母的很多事情不宜参与和知道。但是,对于一些家庭公共事务,父母还是要酌情让孩子了解,必要的时候还应该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以表示对孩子的尊重,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性。

王先生和妻子计划准备买一套新房,夫妻俩的话题时时与买房有关。一天晚饭,夫妻俩和上小学5年级的儿子共进晚餐,两个人又开始谈论房子的话题,你一句,我一句,儿子一声不吭,只是埋头吃饭。

王先生突然觉得有点冷落孩子,就问了一句:“小博,爸爸妈妈准备买个新房,你觉得怎么样?”

   儿子先是有点意外,然后随便说了句:“好啊!”

   这时,妻子也对孩子说:“我和你爸爸看好了‘水云轩’的房子,等这个周末带你去看看。如果你也看好的话,我们就可以买下来了!”

   “妈妈,那里离我的学校远吗?”儿子问道。

   妻子说:“不远,周围也有几个不错的中学,这些问题,爸爸妈妈都替你考虑进去了!”

   儿子又问:“那我是不是就可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房间?”

   “当然了,这也是我们买房的主要意图啊!”王先生补充道。

   “那太好了,我没意见!”儿子高兴地说。

  其实,对于家庭的重大问题,比如买房、买车等事项,孩子是很难给父母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而父母征求孩子的意见实际上是尊重孩子的表示,而且,孩子能从父母的态度中感受到亲切与平等,这就很利于家庭气氛的和谐,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有了良好的关系,教育就不是难事了。

建立四、尝试多开一些家庭会议

  孩子是家庭成员的一份子,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就越会有自己的主见和思想。那么,父母在安排家庭活动时,最好征求一下孩子的意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比如:父母如果准备利用假期带孩子旅游,大家就可以开个小型的家庭会议,让每一个人都说说自己的意见,选择一条好的出游路线。如果一时决定不了,父母和孩子可以各自去做准备,再下一次的家庭会议中拿出较为充分的方案,看看谁的提议最值得采纳。

这样的家庭会议不仅最大程度地征求和尊重了孩子的意见,而且还提升了孩子安排事项、准备事情的能力,这就大大激发了孩子做事的积极性。所以,父母尽可能地多安排家庭会议,在会议中让每个人尤其是孩子都感受到平等和被尊重。

【教育箴言】

每个孩子都有发表意见的权利,当父母在平日里经常征求孩子的意见,孩子就会逐渐发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建立自信和勇敢的品质。当孩子在和父母的交流中学会了与人交流的方式,也会把这份尊重延伸到他所交往的每一个人身上。

    5.尊重孩子的兴趣和爱好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孩子被自己的兴趣吸引并且完全投入其中的时候,孩子就正在体会自己的价值,长此以往,孩子很有可能成为这方面的天才或专家。父母如果尊重并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无疑是将一颗埋在土壤里的金子挖掘了出来,这颗金子一定会不负众望地闪烁灿烂的光芒。

【经典事例】

  达尔文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祖父和父亲在医学方面都很有成就。父亲一心希望他将来能够当一名优秀的医生,继承祖业。于是,达尔文中学毕业后,听从父亲的忠告,进入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学习。

  但达尔文的天赋极不适合学医,他一看到病人流血就恶心呕吐,也特别畏惧解剖尸体。当他把自己的苦恼告诉父亲后,父亲寝食难安,最后告诉儿子说:“孩子,走你自己的路吧,我尊重你的选择。”

  对于父亲的开明,达尔文很是感动,他听从了父亲的忠告,报考了剑桥大学神学院。但是,达尔文对自己的专业不热衷,经常逃课去听植物学和地质学的课程。后来,当父亲得知达尔文被地质学教授推荐给海军部,将要随着英国海军乘船前往南美洲进行科学考察时,表示极力反对。父亲根本就不同意他放弃牧师职业而去干“不务正业”的事情。

  然而,达尔文却真诚地对父亲说:“我的志向是探求大自然的秘密,我愿意搏击风雨飘泊的人生,在同大自然的亲近中,我将找到终身的幸福。”看到儿子的志向如此坚定,父亲再一次违背自己的意愿投了儿子的赞成票,并且说:“我不同意你的职业,但是我愿意尊重你的选择。”同时,父亲还拿出自己的行囊,亲自替儿子收拾行李。

  从此,达尔文走上了属于他自己的道路,最终成为世界著名的博物学家。

【教育启示】

  达尔文如果没有得到父亲的支持,他不但不会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卓越贡献,很有可能会碌碌无为、平平庸庸过一生。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认为,人的智能一般分为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的八大项只能。每个人大都同时拥有这八种智能,但肯定有一、两种特别突出,这就是每个人不同的天赋。任何一个人只有找到了自己擅长的领域,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价值。

  而孩子从小就会展现出自己的兴趣所在,父母只有顺应孩子的天赋发展,孩子才能把最好的自己表现出来。比如,一个孩子语言天赋很好,那么,他做翻译工作一定比做科研工作更出色。孩子的兴趣一旦没有得到支持和发展,一生有可能就无法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所以,孩子这只“千里马”不但有待于父母去发现,更有待于父母的培养和支持。

  那么,请父母平日里多观察孩子,做一个真正的“伯乐”。

【教育建议】

建议一、不把自己的理想强加给孩子

日本教育家池田大作说过:“父母可以有自己的理想,但干涉孩子的理想,就等于不承认孩子的人格。”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虽然是根深蒂固的,但并不等于父母的喜好就是孩子的喜好。特别是一个家庭的世代都从事同一个行业,父母就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继承和发展祖业。当然,如果孩子没有异议,那皆大欢喜。如果孩子的兴趣所向明显表现在其他方面,那么,父母最好就不要强迫孩子完成自己所谓的理想。

  上初三的李涛在母亲的影响下对厨艺产生了很大兴趣,经过母亲的指导,他试着做了几次饭,都得到了家人的好评。初三毕业后,他想去技校学习厨艺,但是,在电力系统工作的父亲却极力反对。父亲希望他能够上电力学校,因为毕业后就能直接进入父亲所在的单位上班,一来工作问题直接得到解决,二来单位的福利也不错。

  李涛拗不过父亲,就按父亲的安排上了电力技校。课余期间,他自己买来感兴趣的烹饪书钻研了起来,周末有空时还在家实际操作一下。技校毕业,他又一次提想出去学习系统的烹饪技术,父亲依然不同意,认为他完全可以把做饭当成生活的调味剂。

  于是,李涛在父亲的单位当了一名普通的电工。几年后,当父亲埋怨儿子一点没有进展的时候,儿子说了一句:“如果您当初同意我去学烹饪,也许,我现在已经很出色了。”

  而今的父母是不是正在用自己的理想埋没将来的科学家、美食家、艺术家或音乐家。所以,请父母不要在心中按自己的意愿给孩子预设未来,还是多尊重孩子自己的兴趣,父母的支持就是对孩子最大的激励。

建议二、接纳孩子对爱好的反复不定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对自己的兴趣爱好通常都会表现出反复不定,总是会出现有几天喜欢画画,又有几天喜欢溜冰,过两天又爱上游泳。孩子的这种表现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作为成年人的父母,也有可能随着年龄和环境的改变,从而改变自己的兴趣爱好。

而孩子在做这一系列尝试的过程,也是在了解自己和锻炼自己。孩子喜欢画画并不一定要成为画家,喜欢唱歌也不一定要成为音乐家。孩子对某一个项目的喜好完全可以成为增加生活趣味和陶冶情操的元素。

嘉嘉在4岁时向母亲表示想学习小提琴。于是,母亲就给他买了提琴并找了老师。在学习提琴的过程中,他并没有表现出过人的天赋,但一直持续地练习着,作为爱好保留了下来。母亲也总是说:“不是让你以后成为音乐家,而是通过音乐陶冶情操、提升修养。”

在上学期间,嘉嘉只要学校有文艺节目,他都会作为表演者崭露头角。尽管他上大学的专业和音乐不相干,并且从事的工作也不是音乐类的。但是,认识的他的人都觉得他有较高贵的气质和良好的修养,因此,在工作和人际交往中都如鱼得水。

父母千万不要认为,孩子的兴趣是在浪费时间、浪费资源,孩子的任何一个尝试和经历都不会是浪费,孩子一定会从中有所感悟和提升。所以,当父母看到孩子又换了一个爱好时,不是说:“你就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个常性。”与其父母说这样的话,不如悄悄地观察孩子在这个新的爱好中表现出了哪些特质、哪些天赋。

建议三、努力发现孩子的天赋

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培养成材,关键在于父母有没有发现孩子的天赋,并给予培养。平日里,父母应尽可能为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环境和多种多样的体验,通过观察孩子对不同事物的反应,可以发现孩子对于某个领域的兴趣,或者在某些方面表现出卓越的能力。

比如,有的孩子能按曲调唱歌,听到乐曲就很专注,他就有可能有音乐天赋;而有的孩子很少迷路,对色彩很敏感,说明他有美术天赋;有的孩子做事有条不紊,逻辑思维能力很强,说明他有数学天赋;有的孩子特别会讲故事,语言表达很流利,说明他有语言天赋……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所在,关键在父母是否能细心发现。

建议四、尽可能为孩子发挥天赋创造条件

当父母在孩子的爱好中发现孩子的天赋时,请给予大力的支持。孩子一旦感受到父母认同自己的特长,孩子就会以特别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爱好。比如,孩子喜欢讲故事,如果听到父母说:“我发现,你在语言方面很有天赋啊!”孩子就会试图把最流畅的表达展现给父母。如果父母能够进一步为孩子提供学习语言的条件和环境,孩子会更加投入。

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从小对生活就显示出诗人般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他的母亲深信只要教育得法,儿子将来一定能在文学事业上有所成就。

莫泊桑13岁时进了神学院读书,但是他却爱上了写诗歌。母亲知道后,非但没有批评他,而且还将他写过的大量诗稿一一过目,并加以修改和整理。后来,母亲为了帮助他提高写作水平,就找到当地一位著名诗人,请他辅导莫泊桑的写作。当这位诗人不幸猝然谢世后,母亲又去请自己的挚友——著名的文学家福楼拜指导儿子写作。于是,福楼拜一路帮助莫泊桑走上了成功之路。

没有母亲的大力支持,莫泊桑就不会有如此的成就。而且在心理学中,有一种被称为“史格马利翁效应”的现象,就是当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期待时,他的能力就会达到被期待的标准。

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大力支持,就是在激发孩子前进的脚步。很多文学家、音乐家、艺术家大都是在家庭和父母的支持下成长起来的,由此可以说明,孩子的成就高低跟父母支持的程度是密切相关的。所以,父母应尽可能地为孩子的爱好提供条件,让孩子的天赋得到最大的发挥。

建议五、理智引导孩子在兴趣方面有所发挥

世界上不是每一个人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办法把自己的兴趣和事业融为一体。如果父母能够发现孩子的天赋,支持孩子的爱好,并且一路扶持孩子在兴趣中有所作为,那孩子的一生无疑是幸福的。

当然,孩子在前进的过程中会有彷徨、无助、迷茫的时候,此时,父母要成为孩子最坚实的后盾,给孩子鼓励、给孩子打气。当孩子在兴趣方面因取得成绩而骄傲时,父母就要防止孩子在自满中迷失自己。这样,孩子才能在兴趣方面走得更长远,才可以把事业做得更出色。

【教育箴言】

  每个孩子都会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父母尊重孩子的爱好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如果把孩子比喻成小树,而兴趣爱好就像树种,如果父母一定要让松树种长成果树,那无疑是违背了孩子的天性。所以,父母要尊重孩子的爱好,放手让孩子在自己的兴趣中体会快乐、体会成长。

  

          6.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

  

  孩子无论年龄大小,都会有自己的思想,会对周围的事物表现出符合自己意愿的反应。父母如果懂得尊重孩子意愿和想法,就是在尊重孩子本有的个性,得到尊重的孩子,也会尊重自己,更会懂得尊重别人。那么,孩子周围的每一个人都会感受到被尊重的自由。

【经典事例】

黄茜上初中二年级,母亲希望她能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就打算给她请一个家教,帮助她解决学习上遇到的困难。

当母亲征求她的意见时,她说:“妈妈,我觉得没有必要请家教,因为我学习又不差。”

母亲说:“不是因为你差,才给你请家教,而是让家教帮你在学习上有所进步。”

女儿想想说:“妈妈,我们老师说过,请家教也有弊病。有的同学原本上课注意力比较集中,但是,因为请了家教就觉得‘反正有家教帮我补课’,于是就不专心听讲了,所以,还是别请了。”

“嗯,对,有这个因素,而且你也有可能受到这个因素的干扰,对不对?”母亲回应道。

“是啊,我有时候没听懂的,下课赶快问同学,这要是请了家教,我就不问同学了,见了家教说不定也忘了呢!何况,请家教不是也费钱嘛!”

母亲哈哈哈大笑起来,说:“你是为了给我省钱啊!”

女儿说:“也不是,我觉得现在没必要啊,我能够自主学习!”

“嗯,看来我的女儿很了解自己,学习也有主动性,请家教对你来说也许不是件好事。那好吧,尊重你的想法。我还是希望你能在学习上更上一层楼啊!”

【教育启示】

这位母亲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是通过交谈了解到孩子的主见,并最终尊重了孩子的意愿,这也使孩子感受到了来自母亲的信任。很多时候,孩子努力的动力,不是父母催逼出来的,反而是父母的信任激发了孩子的斗志,孩子会带着这份信任不断前进。

  其实,父母教育孩子的基础是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而良好关系的建立一定是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人与人最基本的尊重就是尊重对方的意愿,允许对方有自己的想法。所以,当父母把自己的意思强加给孩子的时候,孩子是感受不到被尊重的。这样长大后的孩子,不会懂得尊重他人的意见,而总是会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想法执行,这种强势的态度对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很大阻碍。所以,在家庭环境中,父母和孩子之间彼此尊重、平等交流时,孩子自然就学会了与人相处之道。

  何况,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理想教育的核心是给予孩子充分发扬自己个性的机会。而落实理想教育的前提,就是父母以平等的心态尊重孩子,特别是父母要放下架子,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孩子能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做主,积极性自然就被调动起来,创造力也会得以发挥。

  那么,父母对孩子的尊重一定要落实在生活的点滴处。

【教育建议】

建议一、允许孩子有不同的观点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都希望孩子是最乖的、最听话的。可是试想,如果孩子从来没有自己的想法,毫无主见地顺从父母的意思,长久下去,孩子会失去辨别事非的能力,变成一个盲从者,这一定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初衷。所以,父母一定要允许孩子有自己不同的想法和观点,这是孩子独立思考的表现。

  一位语文老师这样描述她给一年级孩子上课的经历:

  今天的课程是《两只鸟蛋》,讲述了一个小朋友从树上取下两只鸟蛋,又送还鸟蛋的事。整个课程将要接近尾声时,我问孩子们:“你喜欢文中的这个小男孩吗?”大家齐声说:“喜欢!”可在这“喜欢”的声中,我明显的听到一个男孩说“不喜欢”。

  以前也有这种现象,我总是会不高兴起来,并批评那个“唱反调”的孩子。可是,今天又有一个孩子也来和我唱“反调”,我先压住了情绪,然后满脸微笑的走到那个孩子面前问他:“你为什么不喜欢那个小男孩?”起先他不敢正视我,怕我批评他。

  看他有所顾忌,我就亲切得对他说:“没关系,你说吧!说出自己不喜欢这个小男孩的理由。”

  结果,他小声地说:“因为……因为他没有爱心,把鸟蛋拿去玩。”

  这下我明白了,于是对他说:“是啊,起先这个小男孩是这样做的,但是听了妈妈的劝说和教导,他最后又是怎样做的?”

  男孩回答道:“听了妈妈的话,他把鸟蛋送还了。”

  “是啊!最后他改掉了坏毛病,成了一个好孩子。你还喜欢这时的他吗?”被我这么一说,这个孩子改口说:“喜欢。”

  这种认可是发自孩子内心的接受,而不是老师强迫的。

所以,孩子持有不同观点都是有原因的。当父母和老师知道孩子的理由时,会觉得孩子没错,而是自己思路过于狭窄。当父母每一次询问孩子任何问题时,是不是心中已经期待孩子做出符合父母内心想法的回答?如果父母有这种期待,难免会失望。因为,孩子的纯真就在于他敢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想法。而我们教育出的孩子不是谁的屈从者,而是有自己观点,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人。因此,父母不要把孩子的天性压制住,因为孩子还要用他灵活的大脑去创造属于他自己的未来。

建议二、让孩子自由选择

孩子自己的意愿和想法会时时刻刻表现在生活的每一处,父母应该让孩子有基本的选择权。在日常生活的穿衣吃饭中,父母有没有一定要让孩子穿某件衣服,或者总是劝说孩子一定要吃某种食物。当然,父母可能有这样做的理由,但是,父母是否感觉到孩子被强迫的痛苦。

李娟上小学4年级,一个清早,母亲拿来了绿色的衣服,准备让她穿上去上学。但是,她执意不穿这件衣服,说想穿紫色的那件。母亲告诉她:“紫色的衣服昨晚洗了,今早还没有完全干,如果穿上会感冒的。”

小娟摸了摸紫色的衣服,认为虽然有点潮气,但是完全可以穿。于是,母女俩就为穿什么衣服互不相让。后来,母亲气急了,就动手打了她,她放声大哭,搞得邻居都来劝说。最终,小娟拖着哭腔穿上了绿衣服,很不情愿地上学去,结果还迟到了。

后来,这位母亲自己说道:“又何必呢?搞得惊天动地的,就让她穿紫色的呗,要是真的感冒了,她就知道我说的是对的了,以后,她自然会听话。”

的确,孩子的选择有时不一定是合理的,如果父母能给孩子讲清道理并让孩子接受,自然是好事。但是,孩子如果一定要一意孤行,父母不如尊重他的意愿,让孩子自己去感受其中的利与弊。所以,让孩子在自己的选择中感受成长。

建议三、有些事情要让孩子自己做主

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孩子一路成长过来肯定要面临很多选择。此时,父母千万不要取消孩子发言的资格,而直接替孩子做安排。父母该听听孩子的想法,看看孩子的意愿,给孩子一点建议,让孩子自己做主。

王冉上小学5年级,班级竞选班干部,她回家征求父母的意见。父亲告诉她:“这件事情由你自己做主。”并且还从不同角度帮她做了分析。于是,王冉开始认真地准备竞选,然而,这一次她竞选失败了,但她并没有灰心,终于在第二次竞选中获得了成功。

之后的一段时间,她的情绪显得非常低落,学习成绩也有下降。原来,由于家离学校远了,路上要换乘公交车,有时耽误班级工作,老师批评了她,她的学习也因此受到影响,当班干部的热情也逐步下降。最终,她向父亲表示不想当班干部了。

父亲没有直接表示赞同或反对,而是说:“你自己好好想一想,妥善处理好这件事。”王冉后来辞去了班干部的工作,从此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习上,学习成绩有了很大提高,在同学中的威信也越来越高,学期末还被评为了区三好学生。

  事实证明,每个孩子都有自我管理和教育的潜在能力,父母给予孩子的机会越多,孩子就越学会为自己做主的事情负责。所以,父母不要剥夺孩子的自己的权利,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斟酌、去安排,这样,孩子才会更加健康地成长。

建议四、不要因尊重孩子而一味顺从

  父母尊重孩子的意见,不是完全听从孩子的想法,而是提供给孩子一些合理的建议,并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孩子从中会有一些思考,思考后的孩子会懂得如何选择。但是,如果孩子的思路确实不对,父母就要引导孩子,说服孩子,帮助孩子做出正确地选择。

  上小学5年级的小宝从幼儿园小班就开始学习舞蹈,对舞蹈也很有天赋的,不论从舞姿还是表情上,一直都受到舞蹈老师的表扬。在舞蹈兴趣班里,老师经常请她做小老师,还常常推荐她参加舞蹈比赛。

  然而,5年级快结束的一段时间里,小宝回来对母亲说:“不想学跳舞了,太累了,还有些同学也不想跳了。”母亲觉得如果尊重小宝的想法,让她放弃舞蹈,太可惜了,但是如果坚持要求让她学,又怕她学习压力大。母亲也觉得很矛盾,于是请教了一位老师。

这位老师做了如下的回复:“尊重孩子的意见并不是说就一定要按照孩子的要求做。所谓尊重孩子的意见,其实就是接纳孩子的想法,然后和他一起分析,最后决定是否采纳。对孩子的意见,哪怕认为他说的是合理的,都应该和他一起分析,合理在哪里,不合理在哪里,怎么改进这个意见,这才是真正尊重。”

父母对孩子的尊重不是一味地顺从,而是给予有意义的引导。父母在和孩子一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对孩子的重视与尊重。所以,无论遇到任何问题,父母应多与孩子交流,把真正建设性的意见提供给孩子,孩子会知道如何去做。

【教育箴言】

  父母如果懂得尊重孩子的意愿,就不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强迫孩子。只要父母有“按我说的做,就一定正确”的心理的话,尊重孩子的意愿和想法就是一句空话了。其实,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尊重是通过平心静气地交流完成的,谈话的气氛一旦是舒缓的,无论谁服从了谁,大家彼此都是被尊重的。

  

小说好父母改变孩子一生的60种激励法,激励的前提是信任与尊重 试读结束。

锦文小郎君点评:

《好父母改变孩子一生的60种激励法》此书我看过很多遍了,内容十分精彩人物形象生动有特色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好父母改变孩子一生的60种激励法章节试看:

星优客阅读最新小说

  • 一小破旅馆,大佬上赶着做小时工? 一小破旅馆,大佬上赶着做小时工?
    本来是一家濒临倒闭的小旅馆,偏偏身为旅馆主人的她,拿到了抽卡系统。抽到了豌豆公主的床、红楼梦里面的美食、魔藤电梯……然后她的小店就爆火了,失眠多梦的总裁天天来报道,厌食症的网红也充了一辈子的酒店自助,退休大佬只求来做小时工……一不小心,她的旅馆做大做强了。...

    作者:月关天现代言情

  • 步步婚宠:男神老公抱回家 步步婚宠:男神老公抱回家
    我们离婚吧。尹亦笙感觉自己掉进了某人设计的圈套里,正色要求。不行,我不同意。顾远步步逼近。可是契约上白纸黑字,我要和你离婚。尹亦笙据理力争。契约?不存在的。顾少阴险一笑。你……简直就是流氓……不要过来她连连后退。顾少邪魅一笑,揽过娇妻小蛮腰,不,我不是流氓,我是你的老公。...

    作者:月下萤火现代言情

  • 末日重生疯狂囤货 末日重生疯狂囤货
    重生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将所有积蓄换成了食物和药品,刚处理好一切,末日就来临了。保姆在门外和自己的孩子争抢食物,我带着爸妈坐在家中不愁吃喝,这样的神仙日子简直不要太爽!...

    其它

  • 禁止缠爱 禁止缠爱
    飞机上一场阴差阳错的情事过后,宋知闲对江窈的肉体食髓知味。 多夜欢好后。  她问,“娶我?”  宋知闲淡漠,“不娶,没兴趣。”  再后来,那个永远冷漠的高岭之花在所有人面前,死死拽着她的手,红着眼,“江窈,我求你别走!”  江窈微微一笑,心如止水。  “放手,明天我嫁人。”...

    作者:毓妖妖都市情感

  • 山野红颜 山野红颜
    为什么娇媚人妻哭着喊着要离婚?为什么豪门名媛一意孤行在山村做村首?为什么狂野火辣女强人死缠烂打、纠缠不休?为什么娇俏可人邻家小妹脉脉含情,痴痴守候?为什么国民女神神秘失踪,却在山村浅吟低唱?为什么……...

    其它

  • 重生:我带着闺蜜苟在王府 重生:我带着闺蜜苟在王府
    一次意外,作为21世纪的网红,她发现自己不仅穿越了,自己的闺蜜也一起穿了过来。穿越就面对在古代生存这样的大难题,大网红表示:有了之前世界的生存法则在前,哪怕在异界,她也要活命!她要雄起!捏着拳头,她拖着自己的亲闺蜜,决定找个金大腿苟命,只要金大腿够粗,她们的命就够安全!很快,她们超前的医术知识就险险救了她们的小命,只是,这才是刚开始!搞笑之旅,一发不可收拾!...

    作者:这只鱼不会游古代言情

  • 豪门总裁的内室美男 豪门总裁的内室美男
    乖巧小狐狸vs豪门冷面总裁都说豪门出身的他禁欲高冷,不近情色,对女性更是敬而远之。可是某一天总裁对他的爱意传遍都市,更是为青年情侣的标板。男人狠狠搂住他的细腰,日日诱哄他亲吻。外面腹黑无情的总裁,对着他的小狐狸却别有一番温情。...

    作者:龙游九州现代言情

  • 酒店的奇怪女人 酒店的奇怪女人
    “8868房,祝您有一个美好的夜晚。”又是那个奇怪的女人,她穿着吊带红裙,尽显妖娆,拿到房卡冲我微微点了点头,进了房间,半个小时后,我去8866房间送东西,经过8868房间时,不可避免地听到了一些奇怪的声音。在情侣酒店工作,我自然是知道那是什么声音,只是奇怪的是,8868房间的确只有那个女人,并没有别人进去。不止我奇怪,前台的另一个同事也奇怪,一见我她就眨了眨眼睛,“8868又有动静了?”“嗯。”...

    其它

您的位置 : 星优客阅读 > 小说库 > 青春校园 > 好父母改变孩子一生的60种激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