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刘备的震惊 杨沂中的叹息
A+ A-

  窗外西风烈烈,屋内奇花异草。

  刘备起身至崇政殿,准备处理下近日的奏折,顺便通过奏折来了解自身所处的现状。

  走至案几前,上边摆放着全国各地的奏折,而当刘备翻到各地呈交的税赋钱粮,顿时瞪大了眼睛。

  “这这这,上辈子六十多年,都没见过这么富裕的时候啊,上世若是有此钱粮,我敢直接和曹贼开战。”

  然而下一道奏折,便是和金国和谈,割地赔款,每年要送给金国二十五万两银子,二十五万匹丝绢。

  刘备愣了下,他从这些奏折里不断地翻阅查询,终于翻出来这年头的铜钱和银子的兑换比例。

  “竖子!这是五万万钱,再加上二十五万匹丝绢,比蜀汉一年的赋税都多!就这么送给金国?”

  刘备在心中大骂。

  刘备深吸一口气,花草的清香扑鼻而来,刺激的自己眼皮跳了跳,眼眸中闪过一丝愤懑的火光。

  他突然想拔剑杀人。

  尽管是简单的了解当下时局,刘备再看崇政殿,丝毫没有一点庄严。

  那些映入眼帘的水晶玛瑙,宫内的兰芝玉树,在他眼中,皆为火光血色。

  刘备仿佛看见了汉末长安城的烈火,看见了李儒等人一把大火将帝都烧为灰烬。

  耳旁似乎传来一阵阵的求饶声和军士的哀嚎之声。

  “黄巾贼来了,快跑!”

  “主公,您为何要携民渡江?若是照此作法,我等何时才能摆脱追兵?”

  “玄德啊,听闻曹操屠了徐州?”

  刘备吐出一口气,抬头望着夜空,上一世六十年的风霜从眼底燃起,老游侠头子的愤懑再次从他灵魂里复苏。

  死而复生,是鬼神也好,,天命也罢,既然朕来了,一定不叫我汉家江山败坏于此等败类之手。

  刘备从奏折和草拟的文书之中迅速分析出当今现状:天下南北对立,大宋和女真世代血仇,但目前双方正在和谈。

  更准确点说,和谈只不过是大宋称臣投降的遮羞布。

  刘备一边分析着现状,一边看着金国呈交上来的和谈条约。

  只是除了条约中的割地赔款,金国还有两个奇怪的附属条件,一是不得更换重臣,和谈只能由秦桧出面。二是诛杀岳飞。

  刘备看着条约文书,青筋暴起。

  这分明是卖国重臣与外敌勾结,以换取荣华富贵。

  攻城略地的将军令金国胆寒,却身陷囹圄。

  前身皇帝在干嘛?

  刘备又翻了翻桌上的文牍,从“臣构言”的文书中找到了如今的名字。

  赵构。

  刘备刘备嗤笑一声,自言自语说道:“赵构已经死了,这天下自今日起,只有刘玄德。”

  刘备看着窗外,风雪渐止。

  看见一个小太监冻着哆哆嗦嗦,手里握着扫把,费力的清扫满院积雪。

  院中禁军已是身披厚厚白雪。

  刘备反身殿中,将管事的太监叫来,淡淡的说道:“从宫中收拾一些取暖之物,手炉等物太过于费事,若是分于众人倒也不大方便,不如取出一些裘衣,罢了,将宫中的裘衣裁剪,给宫中的太监和禁军分分。”

  管事太监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叩头不止,待起身之时,额头鲜红一片。

  “官家,这裘衣皆是皇家御用之物,奴婢此等卑贱之人,岂能。。。”

  “朕让你去做,你尽管去做,莫非你想抗旨?对了,让尚衣局的女工也一并过来,让他们将裘衣裁剪成长条的形状,让禁军甲士以及扶持太监等人围在脖间用以驱寒保暖!”

  刘备打断管事太监的话,厉声喝道。

  就这样,无论是清扫积雪的,抑或是在服侍刘备的,宫中各个太监与禁军零零散散,脖间皆是围上了裘衣围脖。

  酷烈西风中,只见雾气蒙蒙,竟是不少人眼睛微红。

  刘备走出殿外,看着一位禁军,轻声问道:“你们的上官是谁?”

  禁军微愣,心里寻思今日官家好生奇怪。

  嘴里回答道:“回官家,卑下不冷,卑下上官是杨沂中杨大人。”

  刘备略有所思,轻轻的点了点头。

  起身回到殿内,独坐在案几旁,属于赵构的记忆顿时浮现脑海之中。

  “杨沂中,从苗刘之变起,便忠心于我,今年又与金兀术对线,得胜而归,或许,此事可以交付于他。只是此人...容我试探一番。”

  刘备喃喃自语,其声近乎不可听闻。

  刘备突然对着殿中的一位太监说道:“宣殿前都指挥使杨沂中,直接带入殿内便是。”

  太监领命匆匆离去。

  不一会儿,太监将杨沂中领进殿中。

  还未行礼,杨沂中便听到刘备问道:“你觉得秦相如何?岳飞又是如何?”

  这一问没把杨沂中吓得瘫坐在地,内心想道:“这种事儿你问我作甚。”

  官家问了,杨沂中只得说秦相公忠体国,是大宋少有的大忠臣。岳飞藐视圣旨,违背节制,但北伐心切,未能体会官家用心良苦,误入了歧途。

  刘备一听,摇头笑道:“是你抓的岳飞,他既然走上歧途,为何还随你进京呢?”

  杨沂中擦了擦汗,说道:“前几月,臣去见岳飞之时,岳飞拉着臣入内饮酒,臣以为酒中必有毒药,那时岳飞怕是已经知道臣是将他带入大理寺,不愿死于牢狱,所以拉臣陪葬。”

  说着,微微抬头看了眼刘备,刘备示意他继续。

  “臣早年间也和岳飞一起并肩作战,痛击金人,想着岳飞也曾对朝有功,若是这般了结此生,也算不错,念及于此,便与他一同饮尽。”

  说到此处,杨沂中的神色便暗淡了几分。

  “臣没死,岳飞也没死,他只是笑,说臣还是他岳某的弟兄,愿意跟臣回京。”

  殿外,雪又飘起。刘备与杨沂中相顾无言。

  片刻后,刘备拍拍杨沂中的肩头。

  说道:“你也不易,朕知道岳飞的功劳,只可惜。。”

  杨沂中张了张嘴,想说点什么,到嘴边却化为了一声叹息。

  刘备看着杨沂中,内心能猜出杨沂中心中所想。

  面不露色打发杨沂中去寻找史书。

  理由是明日金国使者要到了,要从史书之中学学以往天子如何与蛮夷打交道。

  杨沂中领命去找,转身之时翻了个白眼。

  心中嘀咕着:“您这打交道方式,估计也就学学石敬瑭了。”

  趁着杨沂中离去,刘备在崇政殿继续翻阅奏折,大部分臣子对宋金议和表示支持,少部分言辞激烈,痛骂赵构,说赵构误国误民。

  刘备将这几个人名暗记心中,日后准备重用。

  刘备起身,准备在殿中走几圈,活动下身体,却发现殿中一个角落,似乎塞着不少东西,还未等查看,杨沂中带着史书回来复命。

  刘备让杨沂中坐在殿中,自己则是在案几上翻阅史书。

  1. 上一章
  2. 章节目录
  3. 下一章

章节 X

第1章 大宋又是什么?官家?这又是什么称呼? 第2章 刘备的震惊 杨沂中的叹息 第3章 哪儿有什么金国使者啊 第4章 夜访大理寺 第5章 秦相,你觉得我是什么东西 第6章 万俟卨身死 英灵殿开启 第7章 大奸似忠秦相公 第8章 秦相公出使 秦相府出事 第9章 臣,泣请官家,立斩杨沂中 第10章 鸡飞狗跳垂拱殿 声泪俱下刘玄德 第11章 太学生上书 第12章 微服私访 新增英灵 第13章 朕,就是不想让他们活着 第14章 王继先一腔热血尽撒怡云阁 第15章 金国使臣又来 秦相为何狗吠 第16章 什么?大宋药丸? 第17章 群臣泣请斩沂中 第18章 刘备再入英灵殿 宫外学子起事端 第19章 无君无父之人,朕要之何用? 第20章 人头滚滚演武场 迎风猎猎兴汉旗 第21章 演武场玄德挥泪 怡云阁清逸低泣 第22章 清逸玄德相认 次膺抱首听墙根 第23章 月清泣诉南归路 玄德欲寻辛弃疾 第24章 龟公欲抢体己钱 刘玄德怒烧怡云阁 第25章 刘备入营门受阻 鹏举请斩杨殿前 (求追读) 第26章 演武场大比 第27章 幼安啊,你想不想当驸马(求追读) 第28章 幼安啊,你要不进宫吧 第29章 弃疾月清偶遇 伯约幼安相会 第30章 臣妾也想吃糖葫芦哦(求追读) 第31章 康伯大才 朕今日与公抵足而眠(求追读) 第32章 烛光一灭佳人笑 雨催芭蕉未可知 (求追读) 第33章 南人北人皆是汉家儿郎 第34章 那红衣女子,汝可认得历城辛幼安? 第35章 官家 银子管够吗? 第36章 有此热血 不如亲上前线 第37章 唯东华门外唱名,方为男儿?我呸! 第38章 胸怀报国意 面圣直言陈弊 第39章 二弟 是你吗?(求追读) 第40章 悲催的陈亮 惊天的秘密(求追读) 第41章 临安城中风云起 第42章 乞讨换不来尊严 第43章 你可听闻 蛋碎之声? 第44章 一杆长枪定江山(为眉间加更) 第45章 今夜的火 甚是壮观 第46章 街头乞丐 (求追读) 第47章 那一刀,似是故人来 第48章 恭喜官家 你有喜了 第49章 车裂 火刑(求追读) 第50章 为官家重开大宋日月青天 第51章 这种人,也配参加武举?(求追读) 第52章 此地自古以来,就是汉家天下 第53章 武举开科 关羽英灵再现 第54章 将军甘为百战死,壮士何惧十年归! 第55章 官家,真的没了,一点也没有了 第56章 眉间点疤拟朱砂 第57章 武举结束 魏胜现身 第58章 悠悠苍天,何薄于我 第59章 李显忠:我想要辛弃疾 第60章 请官家再拨付十万两白银